- · 《花卉》栏目设置[05/29]
- · 《花卉》数据库收录影响[05/29]
- · 《花卉》收稿方向[05/29]
- · 《花卉》投稿方式[05/29]
- · 《花卉》征稿要求[05/29]
- · 《花卉》刊物宗旨[05/29]
广西亚热带环境特色花卉在没骨画中的表现研究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一、引言 广西地处我国的最南端,属亚热带气候,花卉品种繁多。本文旨在研究广西地区的特色花卉在没骨画法中的表现力。 居廉是清末岭南著名花鸟画家,其花鸟画风格以没骨见长
一、引言
广西地处我国的最南端,属亚热带气候,花卉品种繁多。本文旨在研究广西地区的特色花卉在没骨画法中的表现力。
居廉是清末岭南著名花鸟画家,其花鸟画风格以没骨见长,影响深远。他在广西地区进行花鸟画创作长达十五六年之久,创作了大量广西本土题材的花鸟画作品。所以,以居廉没骨花鸟画艺术为个案进行分析,力图阐释艺术的特有规律,并为广西亚热带环境下特色花卉在花鸟画中的创作研究提供启示和启发。
二、广西亚热带环境特色花卉资源
广西地区地处中国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北回归线横穿桂林,桂南为南亚热带气候,桂北为中亚热带气候,全区日照丰富,降水丰沛,夏季漫长炎热,冬季短暂舒适,动植物资源丰富。广西地势四周多山地,中部与南部多为平地,地势相对较低,整体呈西北向东南倾斜,中间呈盆地状,素有“广西盆地”之称。广西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花木植被的生长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是我国植物种类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素有“植物王国”、“花卉宝库”的美称。在广西浩繁的花卉资源中,常见的特色花卉主要有:紫荆、朱瑾、紫薇、芙蓉、三角梅、凌霄、桂花、凤凰花、龙船花、良姜、木槿、茶花、木棉、金花茶、美人蕉、曼陀罗、夹竹桃、芭蕉花、黄婵、黄槐、蒜香藤、蜀葵、龙吐珠等。广西地区生长的这些花卉为花鸟画家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选材资源,它们既有观赏性又适合进行花鸟画创作,以它们作为题材进行艺术创作大大促进了广西花鸟画家形成具有广西地域特征的花鸟画风格。
三、没骨画在花鸟画中的演变
(一)没骨画的定义
没骨画(法)是一般专指中国传统花鸟画的一种绘画技法。画时不假用线勾勒出花卉轮廓而直接用颜色或墨色点染出花叶。
(二)没骨画的演变
宋代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记载,没骨画法始于五代徐熙、徐崇嗣父子。历史上也一直有争论,认为没骨画始自黄筌。《宣和画谱》著录有黄筌曾作《没骨花枝图》;又《洞天清录集》中说:(黄筌)“真似粉堆,而不作圈线”,(注:在中国古代粉即是色)。由于黄筌、徐熙、徐崇嗣皆无作品传世,宋代没骨画具体样式也就无从考证了。直到清初恽寿平大开没骨花卉之风一迥前人,没骨花鸟画才真正作为花鸟画的一种绘画风格而被世人认可。恽寿平的没骨画,揉合了黄筌、徐崇嗣两派技法,又取前人如孙克弘、项圣谟之长,极重写生,力求形式,又强调“传神”、“淡雅”的审美品格,当称逸品。直至清末岭南画家居廉的出现,没骨花鸟画又以新的面貌称重于世。居廉(1828-1904年),字古泉,号隔山老人,广东番禺人,擅没骨花鸟、草虫、人物,以写生见长,画风明丽秀妍、清新活泼,其兄居巢亦擅作没骨花卉,二人世称“二居”,生平作画在广东广西两地为主,名重岭南,创没骨撞水、撞粉法,为岭南画派奠基人。
(三)小结
没骨花鸟画有着悠久的发展史,明清有代表性的没骨画家的绘画风格主要以清秀雅致为主,造型准确生动,活色生香,画面充满生机。但各自的承袭痕迹明显,个人特征不甚强烈,受传统的规约太重,而到了居巢、居廉二家,创新性更加突出,技法不在固囿于某家某法,而是有着鲜明的个性创新。这与二居深入生活,重视写生与个人感悟有重要的关系。
四、居廉没骨花鸟画对广西有亚热带特色花卉的表现研究
(一)笔墨特征
居廉用笔准确生动、变化丰富,他对花瓣与叶片的轮廓线均用饱和的湿笔画出,花瓣的主瓣边缘处转折非常细腻,居廉在画叶片时以硬毫蘸花青或草绿以偏锋入纸“挞”出叶的轮廓,即表现出叶的边沿翻卷、下垂的姿态,又表现出叶的硬度。如作品《花卉册页》中龙船花的表现方法是,红花细笔点染,造型准确,叶片用色水分十足,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在叶片的收笔处有一尖细的收束,这一特征性的用笔使画面趣味性更浓。这种表现叶片的手法也被居廉的弟子所发扬,在岭南画派画家作品中常见这种用笔。
(二)赋色特点
居廉的入室弟子岭南画派的创始人高剑父先生曾说“古人写花鸟向无撞粉之法……有之则自梅生”①。居廉的堂兄居巢(字梅生)发明性的开创了湿笔撞水粉法,即在熟绢(纸)上画花卉时,趁花色尚未干时以湿笔蘸白粉撞入,以分花的明暗色度。居廉将此法完善、发扬,在其花鸟画中应用的十分纯熟。如他对紫荆花瓣的画法,便是用“撞粉”技法,将铅粉注入粉紫色的颜料中,自然有一种流动的变化。他又在画面上适当的配上螳螂、蝉之类的昆虫,借用蝉的浓厚墨色恰好正好中和了紫荆的脂粉气味。
文章来源:《花卉》 网址: http://www.hhqks.cn/qikandaodu/2021/0214/1370.html
上一篇:四川博物院藏两件宋代院体画赏
下一篇:论中国女性国画家画中女性意识的表现